前言
我是个美剧粉,有空没空会追一些美剧,比如最近就一直在追「无耻之徒(Shameless)」,不知不觉已经看到第 11 季最终季了,本来是抱着激动又伤感的心情观看这部神作的结束的,结果画面下面的白色小字却引得我暴跳如雷。
- Black Lives Matter 是美国黑人平权运动的一句口号,意思是「黑人的命也同样重要」,而有很多人把这句话恶意解读为「黑命贵」,去诋毁黑色人种的平权(明明自己也是有色人种),而这个字幕组更过分,把它翻译成了「黑命鬼」,这个「鬼」很容易和「黑鬼」联系起来,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;
- Getaway car 一词在美国(当然包括很多很多的美剧)很常见,它的意思是犯罪团伙逃离(get away)犯罪现场时所乘坐的车,可以理解为「逃亡之车」,而 getaway car driver 自然就是开这辆车的人了,是犯罪团伙的一员;
- kiss and make up 是一句英语俗语,它和 kiss 的本义「接吻」几乎没有任何联系,它的意思就是存粹的「和好」,更本土化的翻译就是「破镜重圆」;
- N-word 是对一类词的代称,这一类词以 N 开头,是对黑色人种的歧视性称呼,因为很容易冒犯到别人,所以很多人在提及这个词的时候就会用 N-word(那个以 N 开头的词)来代替。
对于经常看美剧或者对美国文化有了解的,这些都是常识
虽然字幕组都是用爱发电,我这样的「有端谩骂」也是对字幕组工作的一种不尊重,但我觉得这种翻译也是他们工作的不负责,尽管他们没有从中获取任何收益,这都是他们自愿的,我仍然觉得他们在给我喂屎
影视作品的翻译有何不同?
翻译界大部分人信仰一句三字真言:信、达、雅。1
- “信”(faithfulness)指意义不悖原文,即是译文要准确,不偏离,不遗漏,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;
- “达”(expressiveness)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,译文通顺明白;
- “雅”(elegance)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,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,简明优雅。
简单来讲,“信”就是不能把原文的意思翻译错,不能把 red 翻译成”绿色“,不能把 deer 翻译成“马”;“达”就是要让译文符合翻译语言的语言习惯,例如,“He is what he is.”不能翻译成“他是他所是的东西”,而应该翻译成“他就是他”;而“雅”其实可以理解为译者的自我修养,例如夏目漱石把 I love you 翻译成“月色真美”。
然而,在翻译不同的作品时,光靠「信达雅」是不够的,也就是说,不能光靠字面意思翻译。影视作品经常会牵扯到当地的文化,如果对这些不了解,是做不好翻译的,哪怕英语八级,雅思满分也不行。而美剧的文化气息不仅十分浓厚,还经常致敬和讽刺,有些语言跨越了多个社交圈,要把美剧翻译好,真的还挺难的。
举个例子,看到 verse 这个词,你会想到什么?
当你翻开词典,它会告诉你 verse 是“诗篇”的意思,还可以作为动词,表示“作诗”。但在这两种情况下,你该怎么翻译 verse 这个词?
A: Hey! Have listened to Solar Power yet? You know, lorde's new single.
B: I did. Can't believe it's been so long since she released her last album.
A: The verse is really badass.
B: Exactly! And the chorus is perfect.
A: Don't forget about the music video!
B: OMG I love it.
C: Do you know Jack is gay?
D: No way! He had a girlfriend.
C: Yeah. But he's been seeing a guy recently.
D: Shit, really?
C: Absolutely. I guess, maybe, he just found his...true self.
D: So, uh, is he a bottom or top?
C: Said he's verse. But I doubt it.
在第一个情境里,verse 的意思是「主歌」,与它一同出现的 chorus 也不是它本来「合唱团」的意思,而是「副歌」的意思;在第二个情境里,verse 可以翻译成「0.5」,表示「可攻可受的同性恋者」,相应地,top 的意思是「攻」,bottom 的意思是「受」。
再来看几个美国俚语,感受一下它们的字面义和实际义之间的反差感。
俚语 | 字面义(或容易误解的意思) | 实际义 |
---|---|---|
kiss and make up | 亲吻并补偿(化妆) | 和好 |
netflix and chill | 看电视放松 | 做爱 |
sickass/badass | 恶心/坏的 | 牛逼 ;酷毙了 |
play it cool | 装酷 | 冷静面对 |
crash | 碰撞 | 过夜 / 睡觉 |
crush | 碾压 | 暗恋对象 |
wheelman | 舵手 | 开车的人 |
kiss one's ass | 亲某人的屁股 | 拍马屁 |
这些俚语看起来很奇怪,但其实每一个都有合理的解释,就像“内卷”这个词,它本身是一个学术名词,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,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,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,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2,不知从何时起,人们就开始用它来指内部的恶性竞争。
不只是词汇,美剧还很会玩梗。有个很经典的梗是这样的:
这样的句式通常用来批评某种“过时”的现象。例如某人认为摇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过时产物,而他看到一个叫 Jim 的人对摇滚乐很狂热,那么 TA 可以这样说:
之前 Taylor Swift 看到 Ginny & Georgia 的视频里开了一个「泰勒斯威夫特换男人很快」的恶俗玩笑,便在发了这样一条推文,用的也是这样的句式。
美剧通常是以美国人的真实生活为基础的,所以会很频繁地出现这样对他们来说很熟悉,对我们来说却很难准确理解的表达。
美剧汉化组应该怎么做?
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也很难说自己对美国文化很了解,因为不同的人群接触到的文化不一样。就比如我之前举的例子,verse 可以指「可攻可受的同性恋者」,但一个对性少数群体的了解甚少的异性恋者,基本上不清楚同志之间的某些话,TA 就不一定理解此时 verse 的含义。还有很多老一辈的人经常会半开玩笑地说:“刚学会你们这些年轻人说的话,你们就又造出来一堆新的词。”可见不同年龄的人所身处的文化也有很大差异。
既然这样,对美国文化了解更少的汉化组又该怎么办?
查 资 料 啊
像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个字幕组,把 kiss and make up 翻译成「接吻和好」,这个翻译放到那个语境里完全就不对,字幕组绝对不可能看不出不对劲,明显就是过度自信并且懒得查资料。
你或许会说:这种俗语也不一定找得到准确翻译啊。
得了吧,百度翻译都知道 kiss and make up 是什么意思。
但是请永远不要相信谷歌生草机
关于俚语翻译,Urban Dictionary 是个好东西。像维基百科一样,Urban Dictionary(以下就简称 UD 吧)的用户可以提交新的词条或编辑现有的词条,更新速度快,还可以赞同和反对一些词条。在查找一个俚语时,认准赞同数高的词条就基本不会有错。
UD 也有缺点:需要科学上网。但汉化组既然可以拿到资源,那用魔法查个资料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
当然并不是查到了俚语的释义就能翻译好了,因为 UD 上的释义都是英文释义,翻译的时候还要想一个合理的中文释义,再加上同一个词组会有多个不同的释义,这时候又要结合语境...... 不过,翻译不本来就是这样的嘛。
对字幕组的态度
说实话,像美剧字幕组这样纯粹用爱发电的,基本都属于灰色地带3。他们还能坚持做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,尽管很多字幕组在翻译方面做得真的不怎么样,但这似乎都不该成为责备他们的理由。
不过我觉得,从翻译质量的角度来评价字幕组是没有问题的。有很多字幕组会在片头或片尾写上联系方式,鼓励观众纠错,这种「批评」应该是抱着「交流学习」的态度的。所以不要学暴躁的可乐在推特上骂人。但字幕组把一些基本的东西都翻译错,确实是挺气人的。
一些废话
博客已经长草四个月了,今天我回来拔草了
我不能说这次更新之后就会恢复以前正常的更新速度,尽管我一直在尝试多写点文章,但写不出就是写不出,可能写一些日常会比较容易吧,总之博客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。有一说一,有想法的时候写文章是真的快,我草稿箱里还有好几篇没写完的文章,但是自从上次看美剧被字幕组气到了,这篇文章不到两天就写完了(大雾)。
最近在学 Unity,想把之前计划的那个游戏做了,但肯定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,但说不定会水几篇相关的文章吧。
计划赶不上变化,还是等我真的做出什么东西了再发到博客上吧。
那就废话到这里吧
共 3 条评论
虽然没去过美剧的字幕组,单纯在二次日文字幕组里待过,至少是有校对这一项的,就是翻译之间互相校对一下,或者让翻译能力更强的人校对一下,有些比较大的字幕组甚至还有二校、三校...![]()
这个字幕组应该是安排不够合理或者人手不太够,或者是赶时间不保品质之类的
那个字幕组在片头的署名都有四五个人,应该不会人手不够的,我猜是因为时间太长懒得校对(毕竟一集就接近一个小时了)
Σ(っ °Д °;)っ 4、5个人的话分下来也没多少,看起来是偷懒了